close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過渡時期;他們尚未完全脫離兒童的純真與依賴,同時卻已然開始理解人生與世界的複雜。而現今青少年「生理越來越早熟,心理越來越晚熟」的狀況下,勢必遭遇更多困惑與挑戰。尤其十五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許多生活面向已經相當接近成人。他們開始脫離父母的全面掌控,也開始為自己做出更多的抉擇;他們開始嘗試冒險,偶爾也為自己帶來危險;然而,這也幾乎為每個人所必經的歷程。
隨著價值日趨多元、思想日益開放的當代社會,乍看青少年似乎擁有比過往更自主的身心權利和更多的選擇,但實際上卻也一體兩面地帶來了更多的迷惘、挫折和傷害。青少年小說的重要價值之一,便是給予青少年共同思考、探討這些生命必經歷程的緩衝、思考、療慰的空間。
- 1. 在Rebecca J. Luken與Ruth K. J. 的《青少年文學評論手冊》(A Critical Handbook of Literature for Young Adults)一書中,曾經提出,小說中安排的個人衝突包含四種情形(頁9-13),分別是一、個人與自我的衝突,二、個人與社會的衝突,三、個人與個人的衝突,四、個人與自然的衝突。衝突的安排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使得衝突的發生到解決,形成閱讀快感的動態。
- 2. 茱蒂‧布倫(Judy Blume,1938~)為美國猶太裔女作家,以善於書寫青少年兩性(尤其青少女)與宗教議題的小說。作品充滿青春氣息,卻又能夠觸動年輕讀者的心,因此廣受歡迎,跨界流行文學。其作品亦因往往對於身體情慾有直言不諱的正面書寫,初期經常引發保守人士爭議,甚至列為禁書。後來布倫被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青少年小說作家,媒體甚至稱其為「青少年性學大師」。布倫於一九九六年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頒贈的愛德華終身成就獎(Margaret A. Edwards Award)。代表作品中譯者有:《神啊,祢在嗎?》、《Forever》、《超級糖漿》、《夏日姊妹》、《我的第一次》等。
http://artcriticism.ncafroc.org.tw/article.php?ItemType=browse&no=2296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