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籍繪本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真人真事唷。。。 >資料上說Soriano其實是小學老師,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利用週末騎著兩匹驢子到小鎮上,一開始只有七十本書,後來得​到更多人的贊助,冊數逐漸擴充.....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者注意:(所以叫做責任編輯XD)

>你要問我我就說,不可以。

人物變裝或變色,是要註明的,圖片合成也要加以註解。都照這樣不就新聞圖片大家隨便改? 我們就連轉述文章對方有錯字也會照登,再註解(應該是XX字)。如果可以我早就自己拍賈伯斯買宏達電手機了。

你說的裁切和調亮度那是為了讓圖片主題凸顯,是做出效果,跟「改動內容」是完全不一樣的事,說真的我很意外你竟然以為可以改。
 
> 
什麼叫「還是不改的好」,我已經說了,這是【不能改】。是新聞事業本質上根本就不該想到的。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春風少年八家將

  • 作者:陳景聰
  • 出版社:小魯文化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867188667
  • 裝訂:平裝

忠義堂在「總教頭」阿善師的帶領之下,團員們堅持不輟學,認真習藝,沒想到出色的演出成績,卻換來神壇香爐上的一柄武士刀,上面寫著:「立刻解散家將團,否則不留活口!」

  這一群「春風少年八家將」,該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

.八家將是臺灣廟會活動中頗受矚目的民俗藝陣,本書作者曾輔導一名年僅十二歲的中輟生,因而了解中輟少年參與家將團的幕後點滴,將真實故事融入小說之中,不但讓年輕讀者深入認識此一傳統民俗藝陣,更鼓勵所有教育主流的邊緣人,活出自己非凡的舞台。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5065


摘句: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南榕、李敖、陳水扁曾一起在《自由時代》出現過,一起在那個極端不自由的時代「爭取100%的言論自由」。鄭南榕的死開啟一個台灣主體意識成為主流的年代,如果他現在還活著,勢必要與李敖結束「統一戰線」,分道揚鑣。陳水扁是鄭南榕殉道的最大受益人,但如果鄭南榕還在,阿扁當選總統之日,就是他們分道揚鑣之時。這三個人的「自由時代」見證台灣過去二十年的巨變,對民進黨的支持者而言,卻多了一份心痛與感傷。

>1987年他喊「台灣獨立」時,我還是一個正在準備大學聯考的高三學生;1989年他死的時候,我大學二年級,跟在長長的人龍後面送他最後一程。我必須坦白說,對於他的苦難與堅持,當時的我只有一絲絲模模糊糊的瞭解。那個時代有許多人,尤其是習慣看《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人,可能還會質疑鄭南榕的精神狀況是否異常。比如說,當天下午的《聯合晚報》是這樣報導鄭南榕的死:「鄭南榕在引燃汽油彈後,似已呈瘋狂狀態,除向警方攻擊外,也對當時在場的時代雜誌其他同仁攻擊,要他們與他同歸於盡,嚇得這些時代的同事紛紛奪門而逃。」一天之後,參與拘捕鄭南榕的中山警分局刑事巡官鄧巽昇,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也指出:「面對一位未知數的狂徒,直叫人膽寒」(註1)。當時的立法委員趙少康更直言,對於鄭南榕自焚,「他感到不齒」、「社會應該予以譴責」(註2)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瞭解了嗎?當我們享受言論自由時,有誰會猛然想到他辦的雜誌?當我們可以這樣高喊台灣獨立而不必擔心警察與特務上門逮捕時,有誰會想到他被火吞噬的畫面?當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時,有誰會想到他當年得意與滿足的微笑?鄭南榕註定是一個悲劇英雄,他的死不見容於當時的「主流」社會;他留下來的精神遺產,和他以自焚開創出來的民主之路,也不會有太多人追本溯源。他本應該像一顆恆星在台灣的天空閃爍,現實的政治與社會卻令他像一閃即逝的流星;早在人們想要瞭解他之前,社會就已經把他遺忘了。

http://lindyeh.pixnet.net/blog/post/24706318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CAQ5B5I4.jpg  作者:彼得.柯睿耿

  • 原文作者:Peter Corrigan
  • 譯者:王宏仁
  • 出版社:群學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1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525292
  • 裝訂:平裝

     

 

 

 

9.2 宣傳社區:鄉村大學的例子 

有都市的優點,可說是一座大的鄉村城鎮,而雪梨則是無休止的緊張競爭
[比都市] 更好的環境
呼吸新鮮空氣[相對於] 繁忙的地方、污染、高的大都市生活費
與大都市相比,有友善的鄉村氣氛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好玩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直白VS.留白

 

在小說技法上,有直白和留白兩大分野。有的作家,傾向直白路線,把感情描寫得清清楚楚。有的作家,傾向留白風格,把感情描寫得隱隱約約。

 

直白小說技術,對角色的情感關係,會予以說清楚、講明白。留白小說技巧,對角色的情感關係,不會徹底明說,是點到即止、含而不露。直白描寫,以直書、明寫、通透為特徵。留白描寫,以曲筆、暗寫、隱晦為特性。

 

中略

 

(2)直白過度VS.留白過度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 作者:朱天衣等著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3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49381
  • 裝訂:平裝
  • 寫作啊,基本上應該是你有個想法、感覺,想要跟別人溝通或分享,於是透過筆或鍵盤敲打寫下來。所以寫作是個人心中所想所思的呈現,最重要的並非華麗的詞藻,而是寫得通順、條理分明,讓人一讀即明瞭,於是必需要培養組織能力、遣詞用字的能力,或者說,說故事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養成並無捷徑;正如張曼娟、成英姝等十位知名作家在《就是愛寫作》書中給讀者的建議,「培養寫作能力的好方法」莫過於,閱讀,廣泛的閱讀;多寫,多嘗試不同的文體。

    回想起來,從小到大小編所認識文章寫得好的朋友,多也是自小養成閱讀的習慣(當然這是爸爸媽媽一開始的鼓勵與潛移默化所致),閱讀,尤其是廣泛閱讀的好處在於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識,並且可以觀摩他人是如何寫文章,這都有助於日後下筆時信手拈來。

    當然這也並非每次閱讀都抱著,想要提升寫作能力,這樣的目的性在讀一本書,如此一來,可能沒讀幾本書就先棄械投降了。而是,如陳柔縉在書中所說:「閱讀古文,仔細感受句子交接時的聲音律動」;或是,如郝譽翔所說:「多寫、多看,多旅行,保持一顆好奇活潑的心。」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2121.htm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2064030207.jpg 「死亡」這個議題對於台灣人而言是禁忌,更是大人對兒童避之惟恐不及的話題,從爺爺、奶奶到寵物的過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也會有面對生離死別的時刻,如果能以正向的態度讓兒童了解「生命教育」,「死亡」就不會再是禁忌。透過影片欣賞、機會教育或閱讀是和兒童談論「死亡」的良好管道,獲得紐西蘭繪本最高榮譽-郵報年度童書獎的繪本《老呼呼》即將於三月上市,作者企圖以兒童的角度傳達「生命的意義」,讓父母親能輕鬆的與孩子談論死亡。

        《老呼呼》故事中的主人翁-小呼呼面對摯愛-老呼呼的驟逝時,顯得無法適從,就像任何一個兒童,他甚至不了解發生了什麼事,他以為老呼呼離開了身體去了別的地方,於是他展開了尋找老呼呼的旅程,森林裡的朋友紛紛告訴他老呼呼就存在每個人的身邊,但是傷心的他總是看不到老呼呼,也完全不懂朋友們話中的意思。最後,他突然聽到來自內心呼喊的聲音,他才發現,原來老呼呼真的還存在!而且就住在他的心裡!

        紐西蘭最高榮譽童書獎二度得主 生命啟發之作

        《老呼呼》透過細膩溫暖的畫風與輕巧富有智慧的文字,在自然無壓力的情境下與孩子談論生命教育,作者將「死亡」這個「生命存在形式消逝」的議題巧妙的轉化為「生命意義的留存」的討論,原來當我們摯愛的人去世後,留下的「愛」都還存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會消失。《老呼呼》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作者凱爾繆本的寵物貓Momo去世,他從一開始的悲傷情緒到提起勇氣下筆寫故事的過程,讓自己的心靈漸漸獲得撫慰,而在寫這本書的當下,他去世奶奶的身影也融入了老呼呼的角色中,《老呼呼》就像是在紀念曾經在作者生命中留下愛的人及寵物,這個獨特而富有意義也讓自2006年以《Kiss! Kiss! Yuck Yuck!》獲得紐西蘭郵報年度最佳童畫獎後二度受到肯定。《老呼呼》更請來了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候選人-幸佳慧翻譯,提升了故事中的文字力度,她在完成翻譯後有感而發的說:「探索”失去”是一件勇敢的事情,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感受到那份失而復得的珍貴與超凡。《老呼呼》讓人學會勇敢。」她表示這本書能幫助小小讀者近距離感受「失去摯愛」的傷痛,也從「精神的不朽與延續」來正面看待生命傳承的意義。

        大人看了也會感動鼻酸的「生命教育」

        《老呼呼》談到的「生命教育」是每個人都需要認識的課題,不僅是兒童,家長也可以與兒童一起學習,這是一本大人看了也會感動鼻酸的好書,它不只是一本童書,也為所有失去親人的大人們帶來溫暖。《老呼呼》中著墨的生命教育幫助我們了解每個人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協助調適面對死亡的情緒。每個孩子隨著年齡的不同,對於死亡的理解能力也不同,1至2歲的兒童對死亡的概念非常有限,3至5歲對於死亡的概念不成熟,認為死亡是一種處罰,對死亡有負面的恐懼心理,而6至8歲則認為死亡是一個劇烈的轉變,認為死亡離自己很遙遠。因此,在與兒童談論死亡議題時,也需要評估兒童的認知能力,透過繪本的形式,讓兒童能在無壓力的氣氛中接受故事中傳達的訊息。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72011030200781.html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憂鬱症--忘記微笑的心靈(林亮吟)---摘自博客來書介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入圍2010年「最佳童書、最佳青少年圖書」的書單,看國內童書與青少年圖書的出版,和近幾年書市呈現的實際狀況相去不遠:翻譯作品仍占大部分,國內青少年文學嚴重貧瘠。

    最佳青少年圖書:翻譯勝 本土極弱 

    這個現象不僅持續數年,並有逐年加劇的趨勢,值得本土創作者與出版業者深思。

    >今年獲得肯定最多的出版社是「小天下」,共有4本書獲獎,在童書耕耘上可謂豐收。《文字工廠》作者愛涅絲共有3本書入圍,另二部是少年小說《飛行刺蝟》《薄荷般的綠眼睛》,分別由三之三文化公司與天下雜誌公司出版,可見出版社選書時有相似的品味。但令人困惑的是,兩家出版社的作者介紹,在出生年份上各有出入,不知何者正確?這或許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但依此檢視入圍的書籍,有不少出版社校稿時出現謬誤,比如《布魯克林有棵樹》,書封折頁介紹作家出生年就錯誤,編輯實應更嚴謹對待出書一事。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10/12/26/586278.html

    最佳童書

    得獎作品及必讀之6大理由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內容簡介

    Facebook或任何網路社群上發表的個人資訊,是你未來潛在的包袱。

      故意、意外或未經同意的資訊,在網上流竄分享,而且永不消逝。網路能掩飾我們的身份還是揭露我們的身份?建立我們的人氣還是毀壞我們的名譽?使用網路越自由,越使我們深陷更多不自由。

      我們正處於網路青春期階段。網路像個十來歲的孩子,呈現所有青春期的性質:莽撞的、不受約束的、任性的、無懼的、實驗性的、不在意行為後果。網絡傳播資訊的自由越大,可能是個祝福也是個詛咒。

      國際知名的隱私法權威,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兩難尋求平衡點。

      分享八卦和散佈謠言似乎是人類的天性,網路提供了比現實生活中更能暢所欲言的空間。網路始終不停地發展擴大,每天有超過65000部影片在YouTube上發表,過去七年全球已成立5億多個部落格。但稍作仔細回顧就會發現,一九九○年代中期人們才開始大量使用網路。換句話說,網路正處於其青少年階段,而冗長的法律制定程序及難以界定的模糊地帶,使它更顯得自由不受拘束,卻也引人憂慮。

      網民集結的意見暴力加上「人肉搜索」可能讓某人名聲毀於一旦,無論強勢的政治人物或普通小學生,都可能招到網路欺凌。另一方面,人們越是上網,就越有可能將生活細節洩露到網路空間去,在無形中也為他人及自己設下陷阱。作者提供了大量個人名聲因網路而遭受永久損害的驚人案例,如狗屎女、星際大戰小子、手機賊、幽靈教授……無不發人省思。

      丹尼爾.沙勒夫為個人隱私法的權威。他透過這本著作確切的點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不容置疑的重要性,而法律則須在這兩項看似對立的權力間,極力作到平衡。這是生在網路世代的我們要面對的兩難困境,我們要如何捍衛人們的言論自由,並同時確保攸關個人名聲的資訊受到保護?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1127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66028165_856d9de2d9_b.jpg 

     

    書名:審議民主
    編者:埃爾斯特(Jon Elster)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出版:群學 2010 / 09

    很簡單地說,所謂的「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大致上可以這樣理解:在合理多元主義下的民主社會,具有不同觀點/立場的公民對某個議題或政策,與其他同樣自由、平等且理性的公民在經過公開審議、公共證成的論理論辯後,逐漸凝聚共識、或至少能讓分歧的意見逐漸驅同,使隨後共同做的決定具有正當性。並且,這樣一套慎思熟慮的公開審議程序,被假設能解決投票決所可能會產生的多數暴力、或不明智的決定,或甚至被認為能避免特定利益團體對代議士的遊說所會對公眾利益產生的傷害。

    用柯亨(Joshua Cohen)的話來說就是:「審議民主不僅僅是確保公共事務進行理性討論的公共文化,也不僅是將這種文化與投票、政黨、選舉等傳統民主制度之間建立連結,而是直接地將權力的行使與公開論理的情境結合在一起。」而這要求審議民主除了提供公民間自由且平等的意見討論與參與,也要能有一套確保政治權力「回應」與「責任歸屬」的框架,也就是將公共權力的權力來源和公開論理結合在一起。

    http://pots.tw/node/6702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視把"朱家故事"最重要的"女性議題"頁面---即媽媽可以做她喜歡的修理汽車引擎,簡化成媽媽很快樂~

    本來可以討論"意識形態"的大議題,被公視兒童節目硬生生的斷章取義成親子同樂!更!

    難怪杜正勝會被簡化成三隻小豬+挖鼻孔達人。。。。公視之前的閱讀系列、小導演系列都不知道在花誰(那個部會)的錢~

    書介:

    這是一本涵意深刻的圖畫書。書中以誇張的諷刺手法,探討人類長久以來對性別角色的看法。故事背後探究了兩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家事是誰的事?」答案很簡單,「家事是大家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第二、是「適才適所」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應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喜好與能力,而不應以性別來限定他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希望這本書能讓你的孩子學習到兩性平等的真諦,能從「人」而不是「男人、女人」的角度看事情。

    特別提醒
    閱讀本書時,要細心觀察作者隱藏在畫面裡的細節設計(例如上圖封面裡朱家人的表情)。這些細節的設計,充滿幽默和機智,不但提供視覺效果,也對內容起著畫龍點睛的妙用。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 作者:塞繆爾.弗里德曼
  • 原文作者:Samuel G. Freedman
  • 譯者:梁岩岩、王星橋
  • 出版社:博雅書屋
  •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22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614699
  • 裝訂:平裝
  • 序文摘錄:

    那麼我能為你做些什麼?我希望我能教給你一個新聞工作者接觸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我能灌輸你一些思維習慣,鼓舞你去建立職業道德。我一生都在平面媒體工作,但是,我能告訴你有關技巧、正直、好奇心和去關注人類命運的內容,而這些對從事廣播、電視和網路工作的人也同樣適用。甚至我想和你談談繪畫、音樂和戲劇,我很樂意,而且我覺得自己有這個水平。實際上,我確實希望你去學習藝術,它將提升你的文化修養,提升你的生活。偉大的新聞記者絕不會只停留在閱讀報章雜誌、收集新聞材料和收聽新聞報導上,而會在⋯⋯文學、電影和爵士樂等偉大的藝術中尋找養分和催化劑。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jpg 

  • 作者:艾瑞克.奎爾曼
  • 原文作者:Erik Qualman
  • 譯者:洪慧芳
  • 出版社:財信出版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15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602931
  • 裝訂:平裝

  • 序言摘文:

    我們已經看到社群媒體可能削減無效率的行銷和中介者,從而提升經濟效益。動輒上百萬元的電視廣告不再是影響購買意願的主力,透過社群媒體介紹產品與服務的人成了新主流,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推薦制度。當消費者愈來愈常透過社群媒體,從同儕即時接收相關的免費訊息時,大家就愈來愈不需要訂閱昂貴的報紙了。

    社群媒體也淘汰了數百萬一再重複同樣工作的人(許多冗員)。一位初為人父的消費者透過社群媒體,看到他有14位好友都買了同一品牌與型號的兒童座椅,並且對該產品讚譽有加時,他就不會再浪費時間研究資訊,因為他信賴的人都已經研究過了。這類推薦幫我們省下了上億個小時,讓我們可以重新分配時間,進一步改善生活。如今的贏家並非廣告公司、主流政黨或壟斷的傳媒所創造出來的,現在資訊可以輕易、迅速地在社群網站圈散播,一般大眾才是真正的贏家。如果公司還是決定依照過去的方式經營,他們就得冒著自⋯⋯惡果的風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0757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接到一個出版社的電話,討論橋樑書。。。猛地,實在不知道啥叫橋樑書。。。查了一下網路。挖哩,我最喜歡的"柳林中的風聲"就叫做橋樑書

     


     

    2003年台灣童書出版社,雖然沒有用「橋樑書」作為類型名稱,但相關書籍卻一直都在台灣童書出版品出現,只不過因為台灣家長小時候並沒有類似的閱讀經驗,並無意識這階段孩童的需要所以並引起太多的關注。

    這幾年一些書版社把「橋樑書」的概念加強宣傳與推廣,將這種「從圖畫書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帶入家長的印象中,ㄧ般對「橋樑書」的定義如下:

    對像為小學低、中年級引導和協助兒童從「圖像閱讀」跨越到「文字閱讀」。

    題材生活化,包括對話、散文、短篇小說、章節小說、傳統故事改寫、語文遊戲等不同的體裁和寫作技巧,幫助孩子從閱讀中增進語言能力,建立理解策略。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認同這個部落格格主的說法:

    說真的,論語這本書裡,只有三個性鮮明的角色,即孔子、子路與顏回,其他的弟子的存在感薄弱的簡直就是有跟沒有一樣。如果沒有子路這號人物,論語一書真的會變的很無聊(原本的論語己經夠無聊了),我可以說是為了子路才看下去的。
     

     
    而想來這個草莓族的學生,自有一套想像論語該怎麼改編的說法:

    說真的,論語這部書,若是真的要吸引現代人,或許要寫成這樣才行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77aca7e.jpg  CPB25-1_L_CPB25-1_L_CPB25-1_L_CPB25-1_b.jpg 

     

    發現"垃圾" 大辣辣的出現在繪本,真的不多。頂多是怪手或者如《恐龍和垃圾》那樣,比較抽象的概念畫法(不是很切身)。。。
    剛剛發現一本《從山裡逃出來.垃圾,丟啊!》,就真的毫不避諱的畫出人們丟垃圾的場景(每天都可能會做的事情)。據某一個部落格的書介說,這樣的繪本其實很少見。。。。

    沒想到,連結選的這張田島征三,早就畫出切合那時我寫給幼稚園的文字裡面,我想要的畫面。。。當然他的意象更好,是兩面書。。。

    而查關鍵字,還有學校針對這本書,寫了一個很不錯的教案說。。。


     

    【繪本】《從山裡逃出來.垃圾,丟啊!》 @ 水瓶面面的繪本幸福花園 :: 痞客邦 PIXNET ::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終於有時間跟閒情再回到文建會的"兒童文化館"看繪本動畫,

    發現一本還不錯《想念的沙漠》
    http://children.cca.gov.tw/topic/animation.php?id=201001B01

    不過很懷疑,這樣的文字,小朋友懂是不懂?
     
    真是不錯的書,上博客來買了一本給自己,買了一本給家裡的小朋友
     
    "沒有說再見就走是很不禮貌的"我喜歡這句話^^
     
    2010.2.19續↓

    oliviapi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